關於本站

網路科技的發達,加上熱血前輩們的教學貢獻,讓筆者終於有機會將自己過去講過的話、做過的事以及生活體驗訴諸於文字、影音呈現。

學習沒有捷徑,每一天都能吸取新知」。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如何讓「產品創新」不再是遙不可及?

                                                         圖片來源: (wan-ifra.org)

最近有機會與一些公司討論「產品創新」相關的教育訓練事宜,從與承辦人的談話過程當中,筆者以為:如果該公司某些觀點沒改變,要實行「創新」,其實會有相當大的難度;以今日台灣產業的現況來看,倘若這些企業一直躊躇不前,無法立即採取「創新」,相信衰敗之日是可以掐指算出的。《天下雜誌》535期「宏碁關鍵一千天」也提及:「…從開除前執行長蘭奇,到董事長王振堂下台,整整944天,宏碁節節敗退。不僅營收幾乎攔腰折半、連續虧損3年,市佔率衰退居PC 五大品牌之冠,從第二跌到第四名…」。

再舉一例,柯達的照相事業曾經是世界翹楚,在1999年時達到高峰103億美元,2001年業績開始下滑到全年營收94億美元,之後有如溜滑梯一般,到2010年,整年營收不到10億美元,但此時柯達的高層還尚未正視到此一問題,那就是:「未來將是數位的天下」。何以會如此呢?

「創新者的弔詭(Innovator’s Paradox)」可以說明此一情形:當公司情況還不錯的時候,也就表示是有能力做出改變(創新)之際,但是公司往往不會在這個時間去執行(創新)。直白一點說,就是通常公司在營運績效大好、打順風牌之時,高層主管滿腦子所想的全是:「業績如何再創新高?」以及「如何應付每日的突發狀況?」,至於下一階段的「產品平台策略」或是所謂的「產品創新」,相形之下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反之,當外界環境不好的時候,公司高層的想法卻轉變成「產品該如何創新?」,但這個時候卻是公司最艱辛的時刻(業績面臨衰退),不僅人力遇缺不補,各項經費也都縮減,更遑論是舉辦教育訓練來提振公司士氣。即使有安排相關訓練,但附加條件都是要特效藥、萬靈丹,最好一劑下去之後,公司的業績就能起死回生、扶搖直上。然而,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十月底甫來台演講的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曾闡述一個名詞:「成長缺口死亡漩渦」(Growth Gap Death Spiral),指的就是公司為了填補成長缺口而採取的行動(特效藥、萬靈丹),往往沒有縮小缺口,反而導致缺口愈來愈大。

對於公司的高層及產品經理來說,要讓「產品創新」不再是遙不可及,筆者的建議如下:

1. 定期檢視公司的產品組合(Product Portfolio)
2. 隨時觀察技術發展趨勢及市場環境變化
3. 平日就要關注創意、創新的培養,而非等到問題嚴重才要採取行動(溫水煮青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