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站

網路科技的發達,加上熱血前輩們的教學貢獻,讓筆者終於有機會將自己過去講過的話、做過的事以及生活體驗訴諸於文字、影音呈現。

學習沒有捷徑,每一天都能吸取新知」。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為何公司留不住頂尖人才 ?

為何公司留不住頂尖人才 ? 根據筆者的職場經驗,可歸納出以下十點原因 :

1. 大公司的官僚作風。

這有可能是幻想破滅的員工會提供的首要理由。但這個理由通常掩蓋了其他原因。沒人喜歡毫無意義的規則。但當頂尖人才開始提出這一問題時,這通常意味著他們感到自己缺乏對這些規則的發言權。他們只是簡單地被要求遵守並適應組織的繁文縟節。如果在這一過程中沒有發言權,真正有才幹的人就會買單走人。

2. 沒能為人才找到一個「燃燒自我」的熱情。

大公司內部活動多、流程繁瑣,通常都沒有多餘人手去關照那些頂尖人才,詢問他們對當前的工作是否樂在其中,或者想不想參與一個他們真正感興趣又對公司有益的新挑戰。人力資源部門通常忙於其他事務,無暇顧及這個。老闆們也通常時間匱乏,於是這樣的互動對話就成了“錦上添花”而非“例行事項”。倘若如此,您就等著跟最頂尖的員工說Bye-Bye!頂尖人才的動力來源不是金錢和權力,而是內心想成就宏大事業的機會,以及他們真正所熱衷的事情。大公司幾乎從來不花點時間跟員工把這個問題搞清楚。

3. 馬馬虎虎的年度績效評估。

如果您知道有多少公司都不進行有效的年度績效評估,您會萬分驚訝。或者,他們做了年度評估,但都只是倉促了事,迅速填寫一個表格(員工績效考核表)交給人力資源部門,就又回去幹活了。這給員工留下的印象是,我的老闆——以及公司——對我在這裡的未來發展並不是真正感興趣。如果你有足夠的才智,為何還要呆在這裡呢?

4. 沒有圍繞職涯發展的討論。

大多數員工都不知道他們五年後要幹什麼。根據調查,如果被問到這個問題,只有不到5%的人可以給出答案。但每個人都很想討論有關自己未來的事。大多數老闆從來不跟員工——乃至最頂尖的人才——探討他們未來職業生涯的走向。如果你可以提出這個話題,那麼這對你和你的公司來說都是巨大的機會。在這方面表現最好的那些公司除了年度或雙年度績效評估會議之外,還會與員工進行單獨的年度討論,有關繼任規劃和職業生涯發展。如果你最得力的幾個員工知道你覺得他們有繼續在公司發展的前途,他們更可能留下來。

5. 三分鐘熱度/戰略重點。

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真正的挑戰不在於設立一個戰略重點,例如:短期的銷售目標達成率,而是在於三到五年後仍然堅持的願景。頂尖人才討厭被“呼來喚去”。一旦您決定了某個專案由他們帶頭,您必須給他們足夠的機會去實現他們所承諾將達到的結果。

6. 缺乏問責制和/或指手畫腳。

儘管您不能對頂尖人才“呼來喚去”,但將專案負責人當作神聖不可侵犯也是不對的。這並不是說你應該參與任何人的工作或對他們指手畫腳。而是說,頂尖人才需要他人的問責,並且不介意為他們的專案承擔責任。因此,在他們執行專案的過程中,應該與他們保持定期review。他們會重視你提出的見解/意見/建議——只要這些不要成為說教。

7. 惺惺相惜,物以類聚。

你的頂尖人才周圍都是些什麼人呢?很多公司都有一些按道理不應該再繼續任職的員工。問其原因,公司會給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解釋--“很難找到他/她的替代人選……”“現在不是時候……”但是,對一些正從大公司跳槽的頂尖人才進行離職面談時,你經常會聽到,他們是如何因為受不了前任“隊友”而離開的。如果你想留住最優秀的人才,確保他們被其他同樣優秀的人才所包圍。

8. 構想的缺失。

這聽起來可能很明顯,但你公司的未來是否讓人充滿激情?你執行的是什麼戰略?你希望某個人才幫你達成什麼樣的構想?他們對這一構想有沒有發言權或者自己的貢獻?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你就不能閒著了,而且動作要快。

9. 缺乏開放的態度。

頂尖人才希望自己的觀點能得到表達和聆聽。很多公司都擁有一個賴以存在的構想/戰略,並且將對該戰略的反對意見視作干擾或某人沒有團隊精神的體現。如果所有最優秀的人都選擇離開或不同意該戰略,那麼剩下跟著你的就將是一批沒有擔當、唯唯諾諾之人。你一定要能夠傾聽他人的不同意見——始終將這些新建議的最好部分納入決策之中。

10. 是哪個主管出了問題?

如果你的公司最近辭職的幾個人都向同一個主管彙報,那麼這很可能不是巧合。我們通常會接到客戶請求,讓我們去“搞定”公司的某個人,他要麼是個了不起的銷售人員、工程師,要麼是一個創始人,但卻讓他們周圍的每個人近乎瘋掉。我們可以進行嘗試,但很遺憾,在這種情況下,高管培訓通常只有33%的成功率。更好的辦法是在你的公司中為他找一個不同的職位,或者,至少不將你的高潛力員工置於他們的管理之下。


您為何要讀MBA(EMBA)?


雖然最近全球股匯市都陷於愁雲慘霧當中,即使經濟不好,口袋緊縮,但民眾對於教育學習的意願,卻沒有降低。根據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公布最新「消費者購買傾向調查-教育」的資料顯示,兩岸三地中,台灣民眾最重視教育,有39%的台灣民眾有再學習進修的意願,相較於香港的38%,與中國的18%來的高;在願意繼續進修的民眾中,更有55%的人表示將在未來的1到2年內回學校繼續念書,領先香港的51%;至於進修原因,台灣民眾則以44%的自我充實最多,為了工作專業的38%次之,可見台灣民眾對教育的重視。

筆者認為這55%的民眾選擇再回學校念書,應該高達八成以上會選擇讀MBA或EMBA。那麼,究竟是哪些人需要去讀呢?

概略來說,讀MBA的人可以分成以下三類:

第一類是帶著問題以求知的心態去讀MBA的人。這些人從未有系統的學習管理學知識,他們大都是憑藉自己的專業技術知識獲得了企業所"賦予”的管理職位,除了過程中獲得了一定的成效,當然也遇到了許多問題,遇到了許多憑”經驗”無法解決的問題,他們覺得到有必要去學習,去充電,便於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所以選擇讀MBA。筆者過去的經驗是這群人本身多半是企業的中階主管(或是剛升任主管職),擁有一身專業技術,但常常不知道要如何管理下屬,他們也都認為讀了MBA之後應該可以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其實筆者的經驗是MBA課程只能從學理上告知您管理上所碰到的某些問題的原因為何?如同教練教您開車一樣,考上駕照是一回事,真要開車上路,又是另一回事。所以解決問題,還是要根據企業不同的文化加上自己學習到的管理經驗融會貫通才是!

第二類是學歷不太高,待遇不理想,在工作中不太順利的年輕人,為了給自己一個新的起點,給自己一個新的空間,給自己一個新的希望,他們也選擇了MBA。這群人期望以MBA作為一個改善求職環境的一個跳板,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如果說在往前倒推十年(或者更久),這樣的想法或許真能實現,但在今日MBA環伺的情況下,這塊招牌已經無法給予任何保證與承諾。筆者這樣的說法並非表示MBA教育完全不需要,而是這一類的年經人在選擇時,必須要結合自己的興趣與專業才是上策,而非一窩蜂的投入,導致畢業後依然不知道自己該往哪個領域發展;再則,管理上有所謂的「蘑菇管理」;意即:無論你是多麼優秀的人才,在剛開始的時候都只能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經歷對於成長中的年輕人來說,是羽化前必須經歷 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過生命中的這一段,從當中盡可能吸取經驗,讓自己更加成熟,並樹立良好的值得信賴的個人形象,是每個剛入社會的年輕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第三類的人嚴格來說其實並不需要再學習什麼,他們不僅已具備了管理知識,同時也擁有管理的實務經驗,為何他們還來進修MBA呢?說穿了就是看中了MBA這個龐大的人脈網絡,來做為自己未來的資料庫,使得自己能在商場上左右逢源,立於不敗之地。筆者過去的經驗是這群人本身多半是企業的高階主管或是老闆,有錢也有閒,為了服務這群才子佳人,遂有EMBA的產生,用以區隔一般傳統的MBA。不過筆者也觀察到,不論是學校、老師、同學校友間,真正能夠善加運用此一關係平台的卻是少之又少?各位認為是為何呢?

其實,不論您是根據哪一樣理由而讀MBA,決定前請再思考一下:您為何要讀MBA/EMBA(這個問題是入學口試階段,教授老師們必問的問題)?如果您期望唸完後能身價大漲或是能解決管理上所碰到的問題,那麼奉勸您把這筆錢省下來做其他用途吧!。


行銷理論的演變:4P、4C、4R


4P行銷理論

美國行銷學學者麥卡錫教授(Jerome McCarthy)在20世紀的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4P行銷組合策略(marketing mix),即產品(Product)、價格(Price)、通路(Place)和促銷(Promotion)。他認為一次成功和完整的市場行銷活動,意味著以適當的產品、適當的價格、適當的通路和適當的促銷手段,將適當的產品和服務投放到特定市場的行為。

4C行銷理論

4C理論是由美國行銷專家勞特朋(Robert F. Lauterborn)教授在1990年提出的,它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重新設定了市場行銷組合的四個基本要素:即消費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溝通(Communication)。它強調企業首先應該把追求顧客滿意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努力降低顧客的購買成本,然後要充分注意到顧客購買過程中的便利性,而不是從企業的角度來決定銷售通路策略,最後還應以消費者為中心實施有效的行銷溝通。與產品導向的4P理論相比,4C理論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它重視顧客導向,以追求顧客滿意為目標,這實際上是當今消費者在行銷中越來越居主動地位的市場對企業的必然要求。

4R行銷理論

21世紀伊始,《4R行銷》的作者艾略特.艾頓伯格(Elliott Ettenberg)提出4R行銷理論。4R理論以關係行銷為核心,重在建立顧客忠誠。它闡述了四個全新的行銷組合要素:即關聯(Relativity)、反應(Reaction)、關係(Relation)和回報(Retribution)。4R理論強調企業與顧客在市場變化的動態中應建立長久互動的關係,以防止顧客流失,贏得長期而穩定的市場;其次,面對迅速變化的顧客需求,企業應學會傾聽顧客的意見,及時尋找、發現和挖掘顧客的渴望與不滿及其可能發生的演變,同時建立快速反應機制以對市場變化快速作出反應;企業與顧客之間應建立長期而穩定的朋友關係,從實現銷售轉變為實現對顧客的責任與承諾,以維持顧客再次購買和顧客忠誠;企業應追求市場回報,並將市場回報當作企業進一步發展和保持與市場建立關係的動力與源泉。

1.相關性(Relevance)

這個詞彙用來決定,在完成顧客想要和需要的產品與服務方面,行銷機構對顧客有多重要。此外,行銷人員還必須進一步提供相關、有說服力與有意義的傳播,以及相關與有競爭力的定價和相關的配銷系統,以便讓顧客取得產品或服務。

2.接受度(Receptivity)

這個詞彙含有兩個意義。一方面行銷人員希望能在顧客與潛在顧客最能接受訊息時找上他們,這表示假如行銷人員賣的是食物,那麼找上他們的最佳時機就是他們肚子餓的時候。所以問題在於,顧客或潛在顧客什麼時候和在哪個品牌接觸點上最容易接受訊息或誘因?接受度也是指組織有多善於採納新的想法、新的觀念,以及做生意的新方法。這不僅牽涉到公司有多想與顧客溝通,更涉及顧客有多想主動或被動地與公司溝通,而這有賴於行銷人員接受新的作法。

3.回應力(Response)

這個詞彙有兩個層面。首先,回應力是指顧客或潛在顧客有多容易去回應公司所賣東西的問題。和公司做生意容不容易?它能不能在每個可能的接觸點上有效促進交易流程?其次,回應力是指組織有多善於察覺、適應與迎合顧客及潛在顧客的需要和願望。在互動型的市場中,行銷人員的關鍵技能不再是規劃、發展與執行行銷傳播計畫的能力,而是能不能適當回應顧客的需要與要求。

4.識別度(Recognition)

識別度和接受度、回應力一樣具有兩層意義。首先,它是指公司能不能在重要的接觸點上認出顧客,並立刻找出公司針對該顧客所儲存的相關資料。換句話說,當顧客撥打免付費電話時,接聽的人員能不能立刻找出顧客的交易與服務紀錄來回話?或者公司能不能認出重返網站的訪客,並把該次造訪與過去的活動連結起來?其次,識別度也是指顧客能不能從既有的眾多選項中認出及挑出組織的品牌。潛在顧客與顧客知不知道這個品牌?他們有沒有把它和特定的需要與用途聯想在一起?他們能不能看出這個品牌和競爭對手的品牌有什麼差別?

行銷新論:4P2CS

1.顧客敏感性(Customer sensitivity):員工態度、顧客問題處理所做的回應。

2.產品(Product):產品品質、可靠度及產品屬性。

3.顧客便利性(Customer convenience):顧客取得產品的方便性。

4.服務(Service):售後服務、購買前服務與便利性。

5.價格(Price):交易條件。

6.通路(Place):販售者的方便性、交易條件以及方便顧客購買。

7.推廣(Promotion):廣告、公共關係、銷售技巧、購買前服務以及供應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