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站

網路科技的發達,加上熱血前輩們的教學貢獻,讓筆者終於有機會將自己過去講過的話、做過的事以及生活體驗訴諸於文字、影音呈現。

學習沒有捷徑,每一天都能吸取新知」。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產品經理應如何具備「創業精神」?


大陸有句順口溜:「一流產品經理都去創業了,二流產品經理在大公司主導著明星級的產品,三流產品經理則是按照老闆的想法去實現就好了。」,雖然聽起來有些戲謔,但卻是許多企業的真實寫照。因此,每當有同學問到產品經理的未來發展時,筆者都會用上述的方式來表達「創業精神」對於產品經理的重要性。

什麼是「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這個概念最早出現於 18世紀,其含義一直在不斷演化。很多人僅把它等同於創辦個人工商企業。但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創業精神的含義要廣泛得多。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1985年其《創新與創業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一書中,早已觀察到當時的美國經濟已由「管理型經濟」轉變為「創業型經濟」。 美國矽谷是全球科技創業最興盛的區域之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終身從事「科技創業研究」的資深教授艾德華(Edward Robert)把「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定義為「參與新事業的形成、發展與成長的心境」,小至一個新產品、一個新課程,到一個新事業單位(包括營利或非營利,如雲門舞集),一個新系所的開創,皆是在不確定、有風險、資源不足的情境下,摸著石頭過河。

哈佛的創業課程教授史蒂文生(Howard H. Stevenson)則將創業精神定義為「所追求的機會遠超過目前所能控制的資源」。

對某些經濟學家來說,創業家(entrepreneur)是指在有盈利機會的情況下自願承擔風險創業的人。另一些經濟學家則強調,創業者是一個推銷自己新產品的創新者。還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創業者是那種將有市場需求卻尚無供應的新產品和新工藝開發出來的人。 

20世紀的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1883-1950)專門研究了創業者創新和求進步的積極性所導致的動盪和變化。熊彼得將創業精神看作是一股"創造性的破壞 "力量。創業者採用的"新組合"使舊產業遭到淘汰。原有的經營方式被新的、更好的方式所摧毀。

熊彼得認為經濟成長核心是創新,創新的推手就是企業家。企業家要有五種能力:發現投資的機會、獲得所需的資源、說服投資者來參與、組織這個新企業、承擔經營的風險。

創業是指發現和捕捉市場機會,進而開發新產品、新服務,開拓新市場,將潛在價值轉化為現實價值的過程;也可以說創業即是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發展的過程,將創造發明或新的創意,轉化為新的產品或服務的過程。創業契機大部分都來自於擁有一、兩樣獨特技術或創意,創業家看到將之商業化的契機,而開始進行創業活動。

對應到新產品開發來說,無論是有形的產品或是無形的服務,都是從一些點子(Idea)開始,而這些點子必須要能夠「天馬行空」的恣意發想,經由腦力激盪(Brainstorming)不斷地過濾、篩選(Screening)直到產品概念產生(Concept Generation),之後進入開發及測試(Development & Testing)到最後產品上市(Launch)。這一系列的過程,不就等同於創業的歷程嗎?

面對全球市場環境急遽變動、資訊/通訊等科技不斷地突破與創新,網路的蓬勃發展的確加速國內外無數創業機會。創業的比率增加,也意味著能夠帶來更多的工作機會,也著實反應在失業率的減少。對於產品經理來說,要能夠將新產品開發做到上市成功,必須要具備相當程度的「創業精神」,日後要成為「創業家」相信也是指日可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