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站

網路科技的發達,加上熱血前輩們的教學貢獻,讓筆者終於有機會將自己過去講過的話、做過的事以及生活體驗訴諸於文字、影音呈現。

學習沒有捷徑,每一天都能吸取新知」。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Metrics與KPI有何不同?


根據PDMA的定義,所謂的Metrics(度量)指的是:「一種追踪產品開發的測量方法,允許公司對流程改善帶來的影響進行衡量的測量方法。這些方法因公司而異,包括流程的特徵測試,如上市時間、具體開發期間、每年新產品商業化的結果和新產品的銷售比重等等。」(A set of measurements to track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allow a firm to measure the impact of process improvements over time. These measures generally vary by firm but may include measures characterizing both aspects of the process, such as time to market, and duration of particular process stages, as well as outcomes from product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number of products commercialized per year and percentage of sales due to new products.

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則認為Metrics(度量)指的是「對一個系統、元件或流程所具有的某個既定的屬性給予一個量化程度的測量。」 A quantitative measure of the degree to which a system, component, or process possesses a given attribute.

綜上所述,Metrics(度量)有以下四個特點:

1. Comparative(可對比的可以使用評量來比較不同的族群(如:男性上班族與女性上班族對於平板電腦的使用?),或者是產品使用前與使用後之差異(如:使用生髮液的前後差別)。

2. Understandable可明瞭的大家都希望團隊成員可以牢記評量方式,因此必須要簡單明瞭。

3. 是一種理想的比例或轉換率(ratio or conversion rate,用來提供KPI指標達成的進程。

4. Actionable可立即採取行動的針對當下評量的成效,可立即採取回應而不是等到KPI指標將至才採取行動(如:上述案例「六個月內減重十公斤」,如果每月的進程都不及1/6,那麼第二個月就必須採取其他方式來達到減重的目標)。

知道Metrics的意思之後,我們再來談談甚麼是KPI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的縮寫,中文是「關鍵績效指標」的意思。KPI的設計本意是為關鍵性的任務(如:新產品開發專案)定出衡量的方法,再用實際測量得到的數字做回饋,協助各級人員瞭解狀況與進度,以進行必要的調整,藉以提升總體的效益。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d CardBSC)大師科普朗(Robert S.Kaplan)就說:可以把‘KPI’想像成飛機駕駛艙内的儀表。飛行是很複雜的工作,駕駛需要燃料、空速、高度、學習、目地等指標。而管理階層和飛行員一樣,必須隨時隨地掌控環境和績效因素,他們需要借助儀表來領導公司飛向光明的前途。一代管理宗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也說:關鍵領域的指標‘KPI’,是引導企業發展方向的必要‘儀表板’。


KPI法符合一個重要的管理原理--“80/20法則”。在一個企業的價值創造過程中,存在着“80/20”的規律,即20%的核心人員創造企業80%的價值;而且在每一位員工身上“80/20法則”同樣適用,即 80%的工作任務是由20%的關鍵行爲完成的。因此,必須抓住20%的關鍵行爲,對之進行分析和衡量,這樣就能抓住業績評量的重心。

那麼兩者之間有何不同呢?筆者嘗試以減重為例說明之:

「六個月內減重十公斤」稱為『KPI』,可以定期(如:by月)去Review進程;而『Metrics』可以比喻成「每次運動完所消耗的卡路里,透過每天的評量來了解自己的進程」。

對產品經理來說,無論是KPI或是Metrics都是協助管理新產品開發進程的工具,進而達成新產品成功上市的目標。如果工具使用得宜,企業的整體營運績效勢必往上提升,反之,KPI可能會造成Killing People Individually的惡劣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