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站

網路科技的發達,加上熱血前輩們的教學貢獻,讓筆者終於有機會將自己過去講過的話、做過的事以及生活體驗訴諸於文字、影音呈現。

學習沒有捷徑,每一天都能吸取新知」。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中國MBA市場現況與挑戰


在中國,MBA的目標是培養理論水準、操作能力兼備的高層次、高素質的工商企業管理人才。MBA是一種實踐性教學,但是目前由於大部分MBA院校只是“一試定終身”,面試所佔比重不大,且考試科目偏多,不利於有豐富實踐經驗而年齡偏大、工作繁忙的學生備考入學(因而轉向EMBA),卻能使得一些實務經驗欠缺但分數高的低齡考生如願以償。目前中國MBA學員平均年齡已降低到26歲左右,接近報考資格最低年齡,低齡意味著考生缺乏經驗。這使MBA教育“優秀的管理潛質是唯一的入學標準”的原則如同虛設。據一些MBA的授課老師反映,在MBA案例教學中,許多缺乏實踐經驗的低齡高分學生明顯跟不上。那麼,什麼樣的人才適合讀MBA呢?專家們認為,學MBA應該是而且也只能是兩類人:一是有一定工作經驗,有管理才能,但急需拓展視野,豐富實戰經驗的人;二是有豐富實踐經驗,有管理才能,需回頭補足理論知識的人。MBA不適合那種沒有實踐經驗,沒有管理才能,只會死記硬背,只會死啃書本的人。

的確,對管理、法律、經濟學、教育等文科專業來說,研究生招收應該傾向於那些具有實務經驗的考生。發達國家很多高校的某些專業就根本不招收沒有實踐經驗的應屆畢業生(筆者在美國唸書時,同學多半是職場人士)。這樣做是很有道理的,因為有實務經驗的考生,一是在工作中會發現不少問題,可帶著問題來學,可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可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知識結構的欠缺與不足,可以做到有針對性的學習來彌補自己知識結構的不足。三是有了豐富實踐經驗,在理論學習上就可以理論與實際勾稽,對理論有深入理解,在學習上能融會貫通,使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最後是可在實踐中體會、發現自己是否具有從事該職業的特長與能力。如果發現自己不是這塊料,考研究所時就沒有必要去報考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可選擇另一個更合適的專業,避免錯選專業的錯誤發生。

(一)確立個人定位

這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則。因為我們所學的專業與我們將來所要從事的職業有著巨大的密切關係。當然也有「所學非用」的情況,但是大部分的情況還是,你在大學或者研究生所讀的專業直接決定了你將來的職業定位方向。所以,一定要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個大概的規劃(筆者特別要強調這一部分喔),起碼的大方向應該在決定考研究所之前就定下來,然後再去根據自己的職業目標去選擇有把握的專業來考,這樣才能選擇最理想的學校,才能讓你未來的路更為平坦。

(二)滿足興趣愛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和愛好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師,也是一個人學習的動力。它往往是獲取知識,成就事業的源頭。如果不喜歡,即使考取了研究生,學習也很無味,畢業後從事這方面工作,也很難有所成就。有一種人則是因為”名校情結”,因此無論如何,也要考進名校,即使跟所學或興趣不一定相關,當然,這跟社會的價值觀多少有影響所致。雖是如此,筆者還是要奉勸考生,未來的路很長,Think Global!千萬不要只想到當下,而把自己的路給弄窄了。同時,如果報考自己喜歡的專業,往往在復習時能夠得心應手,比較容易培養自己的興趣,發掘自己的潛質和特長。所以建議大家選擇喜歡的專業。

(三)分析專業前景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對自己所要考的專業首先要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不能盲從地就選擇了自己感覺不錯的。要實際了解所選專業的研究方向、就業前景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把自身志趣和國家社會資源結合起來。如果所選擇的專業沒有社會需求,即使自己再感興趣,學得再好,將來也沒有用武之地。因此,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清楚該專業的社會需求情況、總體就業情況。

眼前的“熱”專業,並不代表以後的就業形勢一定會好,可能研究生畢業時所謂以往“熱門”專業已經成為當時的冷門了。所以,考生要把握社會宏觀趨勢,判斷社會各行業需求。要了解行業特點,分析需求總量。有些行業伸縮性很大,向其他行業滲透也很厲害,因此很難“飽和”。它們今天的熱門行業,可能就是國內數年、十數年後的熱點。

未來中國MBA最大的挑戰,在於能否持續在工作表現上證明自己的價值。根據市場統計資料指出,目前中國MBA平均年薪約為8萬多元人民幣,也有較突出的,領到二、三十萬元人民幣年薪,這樣的待遇對許多年輕人充滿吸引力,也吸引了許多對大陸市場充滿想像與期待的台灣學生。反觀台灣的MBA市場差不多也是如此,一般MBA、MBA在職專班、EMBA…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MBA與EMBA的不同在哪裡?我該如何選擇呢?),重點還是如同前面所談的三項原則(定位、興趣、前景)做為應考的準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